窦妪
窦妪位于县城西偏北方向12.5公里,西南与元氏县交界,北与南牛家庄接壤,东邻京广铁路,窦妪火车站设在村东南1.5公里处是栾城的大村镇之一,村内的玄武庙、开业寺分别建于唐代和元代,规模宏伟,附近享有盛名。窦妪村建于隋末,传说: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之子与奶妈曾居住此地得名。最先称窦妪屯,民国年间叫窦妪镇,解放后叫窦妪。仅为书写方便,也有写作豆于的。
南赵台
南赵台位于县城西北5公里处,西北邻北赵台,东至小裴村。据传,明永乐年燕王扫北后,由山西洪洞县赵氏二兄弟迁此,分居大寺南北两侧,总称赵台,后随人口繁衍,分为两村,在南曰南赵台,在北曰北赵台。
北牛家庄
北牛家庄位于县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,与南牛家庄仅有一河之隔,东邻京广铁路西至元氏县界,护村提自西向东北环绕村庄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:北牛家庄与南牛家庄系康熙年间所建,传说由元氏县石板沟牛氏迁此定居,总称牛家庄。清末据洨河支流分开,因在北侧,得名北牛家庄。
南牛家庄
南牛家庄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,西至元氏县界,东邻京广铁路,南接窦妪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南、北牛家庄原属一村名牛家庄,康熙年间元氏县石板沟牛氏迁此立庄,清末据洨河支流相分,得名南牛家庄。
彭家庄
彭家庄位于县城西北方向12公里处,东明渠与洨河在村南方交汇。彭家庄明永乐年间建村,村人多数姓彭,以姓氏命名为彭家庄。
汪家庄
汪家庄位于县城西北方向123公里处,东邻苏邱,北邻段家营,南至赵村,水塘遍布村四周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:汪家庄原名王家庄,村东有百亩大水坑一个,村四周遍布小水塘,一般年份清水不断,塘多水多,清末改王为汪,得名汪家庄。
陈朝宇
陈朝宇位于县城西偏南10公里,南与元氏县交界,西至京广铁路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:陈朝宇系唐以前建村,原写作陈朝峪,后演化为陈朝宇,其含义及来历尚未查清。
赵庄
赵庄位于县城西偏南10公里处,东与梅家村为邻,西侧与元氏交界。明朝隐士李潜所建“百柳园”就在该村附近(今已不存)境内有庙宇多处,以兴隆寺最为著名(今已不存)。以姓氏命名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:明初属正定卫,后卫裁村归县。
孟董庄
孟董庄位于县城东北方向4公里处,西邻何庄,东邻北长,《栾城县志》记载:孟董庄原系两个村,各一姓氏称董家庄、孟家庄。均系康熙年间所建,1955年根据两村较小,而且相距很近的特点,为管理上的方便,将两个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,总称孟董庄。
白佛赵村
白佛赵村位于栾城县城东北7公里,东邻藁城县界,西南与康家庄相邻。隋唐以前建村,以姓氏命名。原是一个人繁华的大村镇,有九街十八巷之称,后因河水泛滥而衰落,村内白佛寺,建于隋唐,规模壮观,远近闻名,寺内有汉白玉雕琢的佛像高丈余,因此名为白佛赵村。
南陈村
南陈村位于县城西7.5公里处,西至洨河大堤,东至永安村,北接北陈村。唐以前建村。原名程村,又名程村堡,为栾城四堡之一,清代改为陈村,雍正时分为南、北陈村。
北赵村
北赵村位于县城西北9公里处,与南赵村南北相望。西至洨河衡井线自东向西穿村而过。传说,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后,山西洪洞县赵氏两兄弟来此地,分居古洨河南北两岸,逐渐形成村庄,以自己的姓氏冠以方位,分别取名南、北赵村,因本村位于古洨河北侧,也称河北。
北赵台
北赵台位于县城西北方向6公里处,北至油通,南至南赵台,西与北陈村为邻,东与西董铺接壤,衡井线公里从村南穿过,村内曾有唐代开元十四年(公元1260年)创建的“极果寺”,元代中统元年(公元1669年)创建的“清虚观”各一座,1968年据毁。北赵台由北赵台、北赵台屯(顾家屯)两个自然村组成,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后山西洪洞县赵氏二兄弟迁来此地,分居大寺南北两侧以姓氏冠以方位,借大寺高台得名北赵台。
南赵村
南赵村位于县城西北方向8.5公里处,北与赵村相望,南与北陈村接壤,洨河从村西向东南方流过。传说,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后,山西洪洞县赵氏二兄弟迁来此地,分居古运河两岸,以姓氏冠以方位分别命名为南、北赵村,该村据洨河石桥(清明桥)亦称桥赵村。
北陈村
北陈村位于县城西7.5公里处,西洨河大提,南与南陈村相依。洨河桥石碑记,北陈村与南陈村总成“程村”,雍正年间分为“北程村”、“南程村”二村,后村有姓陈者,变“程”为陈字,得名北陈村。
永安
永安位于县城6.5公里处,栾窦公路南侧,据陈村东1公里,古洨河曾流经该村东,上建有三眼圆拱桥。据传,明永乐年燕王扫北后,由山西洪洞县人应帝诏迁来立庄,村庄坐落在就洨河西岸,东南长达3华里,原称三里董村,为躲避洨河水害,村庄想向东聚集,取其吉利名永安。
王村
王村位于县城西4公里处,栾窦公里南侧村内原有大、小庙宇13座,民间流传由武术、摔轿子等数种游艺。据传,明永乐年燕王扫北后,由山西洪洞县王氏应帝诏,至此占产建村,以其姓氏立名王村至今。
梅家村
梅家村位于县城西北偏南7.5公里处,东至洨河大堤,距陈村村南2公里。距碑文记载,梅家村最初游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,起初这里是一片沼泽地,以姓氏加之地理特点取名梅家滩,雍正年间又迁来赵、武、侯等几个大家族,村庄逐渐发展,由此梅家滩改名梅家村。
内营
内营位于县城西北方向1.5公里,石南公里西侧,栾窦公路从村南穿过。明代建村,据传宋朝女将王怀女曾率兵在此扎营,后有人建村,沿用这一传说,取名内营。
八里庄
八里庄位于县城偏西放像公里处,石南公路西侧,南面与西董铺相接。明代建村,因距县城八华里而得名,沿用至今。
西董铺
西董铺位于县城北偏西方向4公里,是南公路西侧,北依八里庄,东邻北十里铺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西董铺系康熙年后所置,因位于董堡铺(现北十里铺)至西取名董、铺二字,冠以方位,得名西董铺。
大裴村
大裴村位于县城西北方向2.5公里处,西邻南赵台,东邻小裴村,北至西董铺。传说,该处原有一个苏家庄,系唐开元年间宰相苏味道的故里,明永年间燕王扫北时平灭,事后,皇帝下诏在此地另设一村,民间认为是赔偿之意,取名谐音,得名裴村,清雍正年间分为二村,一曰大裴村,一曰小裴村。
小裴村
小裴村位于县城西北方向2.5故里,东至是南公路,西至大裴村,北接西董铺,村东游栾武台,台上建有栾武祠,现祠不存,台乃在。传说,该处原有一个苏家庄,系唐开元年间宰相苏味道的故里,明永年间燕王扫北时毁于兵乱,后皇上下诏在此地另设一村,民间认为是赔偿之意,取名谐音,得名裴村,清雍正年间分为二村,一曰大裴村,一曰小裴村。
韩家庄
韩家庄位于县城西1公里,于内营仅有栾窦公路相隔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明洪武十年,栾城县移址到现治所时,韩姓人家由现栾城县西门里分别迁居两处,一处城南十里,即南韩家庄,一处西韩家庄,均以姓立名。
西大街
西大街是栾城城内的主要街道之一,包括西街大队和街道居民。东邻东街,西靠西关,北与北关相连
明洪武十年(公元1377年)栾城县治迁来今址,城关镇内逐渐形成两条街道,该街因位置在西,与东大街对称,先称西大街,后简称西街,其内包括北门里、西门里、北坑、后坑、戏楼前、小西街。在地名普查中,于1982年4月重新命名为西大街,并将西门里两条胡同,分别命名为西一和西二胡同,戏楼前,北坑、后坑及其周围区域总更名为戏楼胡同,小西街其内因有古槐为记,更名为槐树胡同。
东大街
东大街是栾城城内的一条主要街道,北起剧院,南至南关,东邻东关,西与西大街相依,包括东街大队和街道居民, 明洪武十年(公元1377年)栾城县治迁来此地,因其居东,先得名东大街,后简称东街,在地名普查中,于1982年4月重新命名为东大街,其内包括前营、后营、文庙前、东马道。
王家庄
王家庄位于县城西北约2公里石南公路东侧,东北与北五里铺接壤。据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王家庄以姓氏命名系康熙宁以后所置,因距县城西北约五华里,与北五里铺相邻亦称西五里铺,清末沿用为王家庄至今。
北关
北关位于县城北门外,与西街北门里相邻
明代县治迁今址,四城门外分别逐渐形成四个村庄,代有城门外为关只说,北关因位于县城北门外故名。
西关
西关位于县城西边,西至石南公路,东邻西街西门里,是进入县城的交通要道。
明代县治迁今址,该村逐渐形成,因位于西城门外,得名西关,沿用至今。
东关
东关位于东大桥东侧,与县城仅有护城河相隔,东与高家庄连为一体南与小任家庄依。
古代有城门外为关之说,东关位于动漫外,得名东关,沿用至今。
南关
南关位于县城南门外,古运河西岸,南与榆林道接壤,西与刘固庄相邻。
位于县城南门外,故名南关,1956年与刘固庄、榆林道合并为一村,名三合村,1961年又独立称南关。
高家庄
高家庄位于东关东侧,南邻小任家庄,北与寺下相接。
元代前既有该村,其名不详。元朝列大夫河东山西廉访司事班祝家住该村,明推翻元后,祸及班祝,为避株连,其家族隐其姓,改班姓高,并改村名为高家庄至今。
小任家庄
小任家庄位于县城东侧,仅以护城河相邻,
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小任家庄,冯家胡同,(今不详)田家庄,康熙年前总成冯任田家庄,乾隆初分为三个村,据其姓得名小任家庄,沿用至今。
赵李庄
赵李庄位于县城南0.5公里,东邻古皇道,西邻古运河,分两个自然村,
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赵李庄系康熙年以后所建,因分居两处,各据其姓得名赵李庄、李家庄,为一个行政村,总称赵李庄。
榆林道
榆林道位于县城南关南侧,古运河西岸,石南公路从村西穿过,县城南关外原有一大道,通往城南5里处的榆林村,人称榆林道,后逐渐成村,沿用其名1956年曾与刘家庄、南关合为一村,名为三合村,1961年分开,独称榆林道。
邢家庄
邢家庄位于县城南0.5公里,西至石南公路,东邻古运河。
清末,南李村邢氏在此买下东街某人土地,为耕作方便,迁来居住,日久繁衍成村,据其姓取名邢家庄。
孟家园
孟家园位于县城东南2公里,东与胡家宅接壤,南邻南五里铺,
传说,明永乐年间,燕王扫北后,山西洪洞县孟氏二兄弟迁来居住,开菜园子为生,以此冠以姓氏得名孟家园。
南五里铺
南五里铺位于县城南2.5公里,古运河西畔,西南接西宫。该村东侧曾有一龙潭,为古运河支流,旁有龙神庙,五龙桥跨其上,县志记载为一古迹。
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南五里铺系康熙年后建村,因位于县城之南,古皇道之侧,巨县城五里,故名南五里铺。
刘固庄
刘固庄位于县城南侧,东与南关连为一体,石南公路从村西穿过。
该村原名刘家庄,以姓氏命名,1956年曾与南关、榆林道合为一村,名三合村1961年分开,独立称为刘家庄,在1981年地名普查众,为区别于郄马公社刘家庄,又因1946年国民党军队在栾城城关设防时,将刘家庄村北侧的永固庄拆除,迫使村民迁居刘家庄,故改名刘固庄。
赵李庄
赵李庄位于县城南0.5公里,东邻古皇道,西邻古运河,分两个自然村,
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赵李庄系康熙年以后所建,因分居两处,各据其姓得名赵李庄、李家庄,为一个行政村,总称赵李庄。
南郄马
南郄马位于栾城县城北11公里处,东邻刘家庄,南邻环北公路,北面与北郄马相依。
相传明永乐年间,周、魏、谷、韩四家应帝诏从山西洪洞县石下村迁此定居,据皇帝曾歇马于此地的万安寺,先得名歇马寺,后演变为郄马,
北郄马
北郄马位于县城北11.5公里处,东、北两面与正定县搭界,南与南郄马相连,
传说,明代永乐年间,洪洞县人迁来定居。据皇帝曾路经此地,歇马于该村的万安寺,随取名为“歇马寺”后演变为郄马,因郄马有二,据方位称为北郄马。
刘家庄
刘家庄位于县城北11公里,南邻环北路,东至藁城县界,西邻南郄马,
三百年前,现刘家庄处,原是康家庄刘某人的耕地,为耕作之便,迁居此地另立一庄,据姓氏命名为刘家庄。
东羊市
东羊市位于县城西北10.5公里处,古运河东岸,东邻东东佐,南靠大营,西与西羊市隔河相望,村北“人祖坛”曾在获鹿县境远近驰名。
传说,明代永乐年间建村,村西北有座洪门寺,村西古运河上有座双羊桥,村子位于寺桥东侧,据此得名为东羊市。
东佐
东佐位于县城北10公里,环北路南侧,距郄马公社东南2公里,
传说:明永乐年间,山西洪洞县人应帝诏迁此站产立庄,原村庄坐落在村西岗上,为避一种虫害,向东挪了一里地,以此得名东挪村,后因方言,演化东佐村。
信家庄
位于县城北10公里处,环北路南侧,西邻东佐,东依段干,
信家庄原系段干信氏的菜园子,为求耕作之便,在此定居,日久繁衍成庄,据姓氏命名为信家庄。
段干
段干位于县城北10公里,环北路与环东路在村东相交,
传说:明代永乐年间,山西洪洞县人渐来此建村,一段某人先到此地,对后来这常加以祸害,此人无后代,亡后,村人常取笑为“段干”,以藐视其人,后代成为村名,沿用至今。
宋北
宋北位于县城北偏东方向8公里,南邻浔阳村,东面与任家庄相依。
据传,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后,山西洪洞县人应招此建村。村庄坐落在 河北岸,先得名“寻北”,后因方言,演化为宋北。
任家庄
任家庄位于县城北偏东8公里处,东邻藁城县界,南邻浔阳,西与宋北连为一体。
传说,约四百年前,正定府小红庙,任姓兄弟三人悼此地卖席篓,后定居建村,以姓氏取名任家庄。
楼底
楼底位于县城西北14公里处,北邻贾村,南接秦家庄,东为邵家庄,西与东尹村以东明渠为界环北公路字东向西穿村而过。
据传,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后,山西洪洞县移民定居这里,据村旁一楼阁名楼底,意为楼下之村,沿用至今。
东客(栾城读音dong qie)
东客位于县城北6公里处,西邻南留,东至端固庄,南与南客接壤,村西曾建一座龙母庙,今不在。传说,明永乐年间建村,村西的龙母庙历史悠久,庙内曾有僧人,与东客各村友好往来,互为宾客,东客由此得名,是突吉祥之意。
浔阳(栾城读音Sun yang)
浔阳位于县城北偏东方向6公里处,西至端固庄,南至康家庄,北接宋北村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浔阳村原名“孙杨”西汉代以后所建,又因有浔河(今不在)流经这里,村居河之南,意为在浔阳之阳,逐得名浔阳。
乏马(栾城读音fan ma)
乏马位于县城北偏西方向6公里处,石南公路沿村西穿过,村北有卧龙岗,上建龙王庙,村东北有兴胜寺,今不在。
乏马原名叫杀狄林,《续通典》记载:“唐武后(则天)时突厥寇至河北,官军袭击之,群狄多死于此”得名。按《通鉴》做杀胡林,又叫杀孤林,《方舆记要》做杀虎林,后晋末,辽主耶律德光入侵汴梁,既而北还,至此人困马乏因病死去,又得名乏马铺,今作乏马。
南留
南留位于县城北7公里处,西北邻寺上,西南邻乏马,东至古运河。此地原名有两个留存,据方位以南北相称,清乾隆年后北留存改为寺上,南留村简称为南留至今。
南客(栾城读音nan qie)
南客位于县城北5公里处,北依东客,北邻端固庄,西至南留,环东公路自南北从村东穿行,据墓碑记载南客建于永乐年间,燕王扫北后,山西洪洞县人氏迁来立庄因位于东客村之南,得名南客。
端固庄
端固庄位于县城北偏东5公里处,西邻东客,东至康家庄,南至何庄。据传,明永乐年间建村,传说取端固庄之名,意为愿生活和平安定,端庄稳固千载不灭,为取吉祥也。
何庄
何庄位于县城北3公里处,西至岗头,东接孟董庄,环东公路由南向北传村而过。明永乐年间,燕王扫北后有洪洞县人建村,因附近有运粮河流过,得名河庄,今演变为何庄。
康家庄
康家庄位于县城东北方向6公里处,西至端固庄,东至藁城县界。传说该村村北至疙瘩头村有一土岗,以此得名岗下庄,天久日长演变为康家庄,本村并无康姓
疙瘩头
疙瘩头位于县城东北方向6公里处,东、北两边与藁城县交界,西邻乔李庄。据传,明成祖永乐年间,该村北有一土岗,该村以此先得名北岗,后人们据村庄位于此岗尽头之特点,西关称为疙瘩头,久而久之,疙瘩头代之以北岗,沿用至今。
乔李庄
乔李庄位于县城东北方向5公里处,西至北长,北至康家庄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:乔李庄系康熙年后建村 以姓氏命名,有乔家庄、李家庄两个自然村组成,总称乔李庄,沿用至今。
北十里铺
北十里铺位于县城东北方向5公里处东邻古运河,西至石南公路,衡井线(胜利公路)从村南穿过。北十里铺西邻古皇道,是古代的一个驿站原名董堡铺,东汉关县县治曾设于此,明代栾城县治迁今址后,因为与县城北十华里,随改为北十里铺至今。
岗头
岗头位于县城北3公里处,西邻古运河,东邻何庄,南与寺北柴村毗邻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:乏马村至南浪头逶迤一土岗,名卧龙岗,岗头村位于此岗向南拐角处,以为岗头的一头,岗头村名由此得之。
北五里铺
北五里铺位于县城北2.5公里处,古皇道的东侧,古运河从村东穿过,北邻北十里铺,南至北关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:该村在康熙年后所置,因为与县城北五华里,古皇道一侧。古有“五里一铺,十里一墩”之说,故得名北五里铺。
寺北柴村
寺北柴村位于县城北1.5公里,运粮河从村西穿过,北至岗头村,《栾城县志》记载:寺北柴村系汉代后所建,本村并无柴姓,据村东三里寺下村西的柴武台及善众寺得名。
东牛村
东牛村我也许从东北方向4公里处,东至大任家庄,西至小周,衡井线从村北自西而东穿行,据传说明代永乐年间建村,据一阴阳先生判定,该村为牛风水,并且草料具备,是一吉兆,因而取名牛村,又因位于县城东,故称东牛村。
马家庄
马家庄位于县城西南1公里,是南公路西侧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马家庄始称西马家庄,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马氏应蒂诏迁来立庄,分居两处,一处城东3里,一处城西2公里,以该村人姓氏冠以方位称西马家庄,清末简称马家庄。
宋家庄
宋家庄位于县城西南3公里,北与王村为邻,东南与张家庄相望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:宋家庄系康熙年后所建,以村人的姓氏立名宋家庄。
李家庄
李家庄位于县城西2.5公里,北至栾窦公路,西与宋家庄相邻。明代置村村人多姓李,以姓氏命名李家庄。
后彪冢
后彪冢位于县城西南1.5公里南与前彪冢毗邻,北与焦家庄接壤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唐代建村,与前彪冢原是一个村,根据村东南方向的三个彪冢丘得名彪冢。彪,虎也,冢,坟也。据传曾有彪被人射杀葬于此,清雍正年时分二村,该村居北得名后彪冢。
前彪冢
前彪冢位于县城西南约1.5公里,东邻马家庄,北与后彪冢相连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唐代建村,与前彪冢原是一个村,根据村东南方向的三个彪冢丘得名彪冢。彪,虎也,冢,坟也。据传曾有彪被人射杀葬于此,清雍正年时分二村,该村居前得名前彪冢。
焦家庄
焦家庄位于县城西侧1公里,东邻韩家庄,北至内营。据传,焦家庄是后彪冢为谋求耕作之便,搬此定居,以姓氏取名焦家庄,村东原有栾城县故城。
东不落营
东不落营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,西邻西不落营,北至张家庄。传说,燕王扫北时路径此地,视这里地势低洼,不易设营,后人居住立庄,引以以上说法为据,取名不落营,清末分为二村,该村居东,称东不落营,据姓氏也称王家不落营。
柴赵
柴赵位于县城南2.5公里,东邻榆林,西至东部落营,全村居住分散,多有坑洼地。据传,柴赵西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后,山西洪洞县柴氏。赵氏迁居这里,建村后,以二姓氏立名柴赵村,后来又搬来其他几个姓氏,沿用柴赵之名至今。
榆林
榆林位于县城2.5公里,西邻柴赵,南接南李村,明永乐年间建村,因村内多有榆树得名。
西不落营
西不落营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处,东邻东不落营,南与北贾村接壤。传说,燕王扫北时路径此地,欲扎营盘,后视此地势低洼,不易设营,该设他处,后人居住立庄,引以以上说法为据,取名不落营,清末分为二村,该村居西,称西不落营。
南李村
南李村位于县城南方向3.5公里处,东邻西宫,西邻柴赵,北与榆林接壤。明代建村以姓氏命名,又因过去村东、村西各有一南北大道,亦称大道李村,挡道李村,相传明万历年间有一官系该村人氏,其母相貌丑陋,不愿让官员去家相见,于是把村东大道东移,从此挡道李村远近闻名,因该村位于县城南,后改称南李村。
南石碑
南石碑位于县城东5公里处,北侧与北石碑相接。明永乐年间建村,原与北石碑为一个村,根据村中间一锁路石碑得名石碑村,清乾隆初,以石碑为界分为南、北二村,北曰北石碑,南曰南石碑,今为书写之便,也有写作南十本的。
柳林屯
柳林屯位于县城东7公里处,栾故公路从村北穿过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该村明处由正定卫裁村归本县,传说原名屯子,明初闹水灾,村人死有十之八九,后由山西洪洞县移民到此占产,在村西四周种植很多柳树,且长势旺盛,因此取名为柳林屯。
城郎
城郎位于县城东偏北方向,距城7.5公里,东、北两面与藁城县搭界,南至北屯。城郎原名城郎堡,为栾城四堡之一,系汉代以后所建,故有城郎河流经此地,名称来历不详。
张村
张村位于县城东4公里处,北邻大任庄南接范台,东与辛李庄相连。明代置村,因村民多姓张故名,沿用至今。
大任庄
大任庄位于县城东北方向6公里处,西邻东牛村,东与城郎相望,南至张村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:明代置村,原称大任家庄,村民多姓任故名,冠以大字,区别于城东南侧的小任家庄,今称大任庄。
辛李庄
辛李庄位于县城东4.5公里处,西与张村连为一体,南邻范台,东至北屯。明代建村,以姓氏命名,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辛李庄原为新李庄,民间称李家街,1937年后,日寇“强化治安“改为辛立庄后又回新李庄,今从简为辛李庄。
北屯
北屯位于县城东偏北6公里处,北为城郎,南至柳林屯,据传,明代以前建村,因村民生活贫穷,初名康屯,后因打铁的人多,改名为铁匠屯,又因村内多姓谢,亦称谢家屯,清同治年间称北屯子,后削一“子”与南屯对称,明初由正定卫裁村归本县。
新建
新建位于县城东8.5公里东邻藁城县界,现在北屯,1966年建岗南水库时,平山县的峡峪、陈家峪、窑木上、枣园、曹家庄五个村的部分农户迁到栾城县柳林屯公社,组成一个村庄,取名新建,意为新建立之村。
夏凉
夏凉位于县城东偏北8公里处,东、北两面与藁城县交界衡井线自西向东,直通村北,明以前建村,明初隶正定卫,后归县。原写作下梁,据传山西原有上梁,与该村对称,后改为夏凉,其来历及含义待查。
范台
范台位于县城东4公里处,北至辛李庄,东至北屯,村内曾有元代建的红漆寺,明隆庆五年重修玉皇庙,今不存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:范台村建于唐代以前,《寰宇记》:“范台在县东十里,上建玉皇庙,台基范水出”。范台据此得名,范台也曾写作“樊台”的。
故意
故意位于县城东10公里处,北与藁城县马庄毗邻,南与赵县交界,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故意原写作固意,来历及含义待查,明初属正定卫,后正定卫裁村归县。
南高
南高位于县城东南8公里处,北邻北高,东与赵县交界,抗日战争期间是本县的革命根据地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南高、北高和西高系宋以前所建村庄,原总称高丘,因有土丘得名,清康熙年据方位分为南、北、西三高丘。以后简化为南高、北高和西高。
温家庄
温家庄位于县城东7公里处,距南高北3公里。传说,清代由石家庄郊区镇头村温氏迁来立庄,以姓氏命名为温家庄。
南屯
南屯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 ,西南与北高毗邻,东、南面与赵县交界,抗战期间, 中共栾城县委和民主政府曾驻该村。据传,明以前建村,明初隶正定卫,后卫裁村归县,原名叫安家屯,因村民多姓安故名,清同治年后改为南屯子,与被屯子相对称,清末简化为南屯。
龙化
龙化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处,北至南浪头,东邻崔家营,西至南五里铺。明代建村,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乏马始经岗头至南浪头逶迤一土岗,得名卧龙岗,至龙化村,岗尚止伏,土岗起伏如龙,龙化据岗得名,是龙所化之意。
徐家营
徐家营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,西至南浪头,南邻龙化,搬来南石碑,东至张家营。明代建村,因村内多姓徐姓,得名徐家营。
张家营
张家营位于县城东南7公里处,西至崔家营,东至西高村。明代建村,因村人均姓张,得名张家营。
崔家营
崔家营位于县城东南7公里处,南至北安庄,西与龙化为邻东与张家营接壤。传说,崔家营原属徐家营的一部分,崔姓人家生齿日繁,又集居于徐家营至东南,于五十多年前,独立开来,取名崔家营。
北高
北高位于县城东南7.5公里,北至温家庄,南至南高,村内曾有大寺一座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南、北、西三高原属一村,名为高丘,因附近由较大墓丘得名。系宋以前所建村庄,清康熙年根据三村互不相连的地理特点分开,北曰北高丘,南曰南高丘,西曰西高丘,后各自演化为现名。
鲁家庄
鲁家庄位于县城东南方向10公里处,与赵县搭界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鲁家庄系康熙年建村,村人多姓鲁,取名鲁家庄。
苏家庄
苏家庄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,北至南高,西至西安庄,东南与赵县交界。据查,该村系康熙年后所建,传说由西安庄分居出来的,因贫穷,始称辛庄,村人多姓苏,且有实力,后将辛庄冠以取姓,得名苏家庄。
西安庄
西安庄位于县城东南7.5公里处,东至前庄,南至南安庄,古皇道与运粮河从村西并行穿过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该村系宋以前所置,西安庄、北安庄、南安庄原系一村,名安家庄,清康熙年间后根据互不相连的地理特点,分为三村,各立其名。该村位置在西,称西安庄,多姓常,亦称常家庄。
西宫
西高位于县城南4公里处,是南公路东侧,北邻南五里铺,南邻南宫,西至李村。明代建村,其来历及含义尚未查清。传说明代曾设想在南十里铺附近建宫廷,并分建西宫、南宫两院,故此得名,仅此传说,不确凿。
南韩家庄
南韩家庄位于县城南5公里,西邻西宫,南至南宫。据查,韩家庄在明代以前,村址在县城西门里处,明洪武十年,栾城县移址到此地,韩家庄村民分别迁居两处,城西二里为西韩家庄该村位于城南十里,称南韩家庄。
南十里铺
南十里铺位于县城南5公里,运粮河西岸。南十里铺本名东巩堡,因位于古皇道一侧,曾是古皇道上的一个驿站,也称东巩堡铺,明代栾城县治移今址后,因该村位于城南10 华里,随改名南十里铺。
小寺安庄
小寺安庄位于县城东南方向6公里处,古运河的东侧,北邻龙化,南至西安庄,村内曾有崇胜寺一座。宋代以前置村,小寺安庄原名“安家庄”,明洪武年间重修崇胜寺,据寺得名小寺安庄至今。
南宫
南宫位于县城南5公里处,是南公路自北向南从村西通过,北邻西宫,东邻西安庄,南与吴郭村搭界。明代建村,其来历及含义尚未查清。传说明代曾设想在南十里铺附近建宫廷,并分建西宫、南宫两院,故此得名,仅此传说,不确凿。
北安庄
北安庄位于西安庄北1华里,北邻崔家营,南邻西安庄,东与南高相望,西与小寺安庄相连。宋代以前置村,据查西安庄、南安庄、北安庄原为一个村名安家庄。清康熙年后分为西、南、北三安庄,北安庄位置在北故名,因多于姓亦名于家庄。
前庄
前庄位于西安庄东1公里处,大周南高,北邻北安庄,环南公路自西向东从村北穿过。传说,明代建村,因位于西安庄东侧,过去叫做东安庄,后因某人家财万贯,为众人所羡慕随送绰号钱庄,后演变为前庄至今。
南安庄
南安庄位距西安庄南1公里处,古运河、古皇道自北向南并行从村西穿过。宋代以前置村,据查西安庄、南安庄、北安庄原为一个村名安家庄。清康熙年后分为西、南、北三安庄,南安庄位置在南得名南安庄。
岳家庄
岳家庄位于西安庄南3公里处,是南公路东侧,北望南安庄,南与赵县新寨店相接,古运河、古皇道在村东交汇。据查,岳家庄系康熙年后所置,原与赵县新寨店为一村,,岳姓人家住村东,日久繁衍,独立成为一村,以其姓氏立名岳家庄。
西营
西营位于县城西南方向10公里,西邻吴家辛庄,东与东营相接,南与元氏县交界,泥河自西环绕村北流向东北方。唐以前建村,据传,唐代一将领名马坊,曾率兵在这里扎营,附近有两个村庄,由此得名马坊营。为了相互区别,各冠以方位,称东马坊营,西马坊营。清代简称为西营,东营,原隶正定卫,后卫裁村归县。
沿村
沿村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,南邻吕村,洨河自西北向东南从村西流过。明代置村。因位置紧依洨河而得名沿村。
吕村
吕村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处,南至西不落营,西邻洨河,与河西隔河相望。明代置村,因村内多姓吕,有位于洨河西侧,先称西吕村,为书写之便,后人从简为吕村。
张家辛庄
张家辛庄位于县城西南8.5公里处,南至西营1.5公里。明代以前建村,以姓氏命名。明初属正定神武卫。后卫裁村归本县。
河西
河西位于县城西南6公里处,洨河西岸。唐以前建村,据传是唐代宰相张士贵的故里。有诗云:“一去二三里,沿村四五家,亭台六七座,八九十枝花”,相传为张士贵所作,写了当时河西景象,该村因位于相互西岸,故名河西。
郭家庄
郭家庄位于县城西南7公里处,距西营村东北1.5公里。明代建村,因村人多姓郭得名。
北贾村
北贾村位于县城西南方向7公里北邻西不落营,西南与宿村隔河相望,南侧与南贾村毗邻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过。明代建村,《栾城县志》,与南贾村原是一个村,因村人多姓贾,先得名贾村,后村庄逐渐扩大,形成两个互不相连的独立村庄,清末以南北相分,该村居北,得名北贾村。
宿村(栾城读xiu)
宿村位于县城西南7.5公里处,东邻洨河,与南贾村隔河相望。传说,明永乐年燕王扫北时,路径此地,在这里住宿一时,遂得名宿村,沿用至今。
南贾村
南贾村位于县城西南7公里处西邻洨河,北接北贾村。明代建村。据查与北贾村原是一个村,因村人多姓贾,先得名贾村,后村庄逐渐扩大,形成两个互不相连的独立村庄,清末以南北相分,该村居南,得名南贾村。
吴家辛庄
吴家辛庄位于西营西1公里,西南与元氏交界,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穿过村庄。明以前建村金水河亦称辛溪附近三个村庄其名都带一辛字,皆据溪得之因该村位置在西,亦称西辛庄,清代削一西字,冠以村人姓氏,得名吴家辛庄。明初正定武卫,后卫裁村归县。
南安乐
南安乐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,西邻周家庄,东邻氺么头,南与赵县交界,村庄居住分散。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南安乐系宋代建村由王、娄、姜、寺四姓氏命名的四条街组成,取名安乐,意在安居乐业,生活幸福。“安乐”有二,因方位得名南安乐。
氺么头
氺么头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,紧依洨河西岸。明代建村,传说有两种,一曰,古洨河流到这里失去主河道,漫地平流,人称氺么头。二曰,该村紧邻洨河,借以水势,古时这里安装过水打磨,得名氺磨头,后演变为氺么头,经分析认为后者可取。
前小枚
前小枚位于县城南略偏西7公里,北侧与后小枚相连。唐代以前建村,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前后小枚原是一个村,总称小梅,与大梅(包括大代梅、小代梅)对称。清乾隆初年,根据两村互不相连的特点,自然分成两个村,位于南侧的为前小梅,北侧的为后小梅,经查梅是过去村内人的姓氏,今从简为枚。
赵家庄
赵家庄位于小枚北2公里,东邻大孙村,北至柴赵村。明代以前建村,村内多数姓赵,以此立名赵家庄,因过去生产豆腐为当地所闻名,亦称豆腐庄。
大孙村
大孙村位于县城南5公里南接小孙村,北邻南李村,西至赵家庄。明以前建村,大小孙村原是一个村,分居两处,总成孙村,清代因摊差发生争执,逐以大、小分为二村,小孙村在南,大孙村在北。
小孙村
小孙村位于县城南 5.5公里处,北接大孙村,南至后小枚,西邻赵家庄,明以前建村,大小孙村原是一个村,分居两处,总成孙村,清代因摊差发生争执,逐以大、小分为二村,小孙村在南,大孙村在北。
石板桥
石板桥位于县城西南方向9公里处,坐落在洨河东岸,与北安乐隔阂相望。明代以前建村,该村南侧古洨河上原有一座石桥。人称石板桥,村庄以桥为名,当地人习惯称桥上。
后小枚
后小枚位于县城南7公里,北邻小孙村,南接前小枚。唐代以前建村,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前后小枚原是一个村,总称小梅,与大梅(包括大代梅、小代梅)对称。清乾隆初年,根据两村互不相连的特点,自然分成两个村,位于南侧的为前小梅,北侧的为后小梅,经查梅是过去村内人的姓氏,今从简为枚。
小代枚
小代枚位于县城南偏西7.5公里处,东侧与连代枚相连。唐代以前建村,《栾城县志》记载,小代枚、连代枚与王代梅原总称大梅,以前“大”字区别于附近的小梅。清康熙年间,相继分为三个村:各为小大梅、大大梅,王大梅。因“大大梅”在此读起来是叠音,“大”也读“代”音,遂之以“代”取代与“大”该做大代梅小代梅也附会之,改作小代梅。今梅写作枚。
连代枚
连代枚位于县城南偏西7.5公里,西与小代枚为邻,东与吴郭接壤。全村居住分散。
唐代以前建村,原与小代枚、王代梅、连代枚总称大梅,清康熙年间,相继分为三个村,该村称大大梅,因读起来是叠音“大”也读“代”音,遂之以“代”取之与“大”称大代枚。清末根据村内姓连较多,改为连代梅,村北由志公寺,建于唐天宝年间,明嘉庆元年重修,有碑,现不在。
西郭
西郭位于县城南7公里,东邻后牛村,东北邻吴郭,南与赵县交界。明以前置村,传说,西郭因位于吴郭村之西,以姓氏冠以方位命名。
吴郭
吴郭位于县城南7公里,据查,吴郭系宋以前所建,是彭家吴郭、刘家吴郭、关家庄、王家庄、吴家庄、赵家庄六个小自然村的总称,传说,最初由吴氏、郭氏二者,在此建村,取名吴郭,后又有彭、刘、关、王、吴、赵六姓迁入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恣睢、子孙繁衍,村庄扩大,到康熙年间,王、关、吴、赵四姓逐渐另立村庄,各据姓氏取名。彭、刘二姓居原址只以原村名冠以自己的姓氏称呼之,有六吴郭之称。
王代枚
王代枚位于县城南7.5公里,东邻前牛村,西邻连代枚,北至前小枚,南与赵县刘市庄交界,据查,王代枚、小代枚、连代枚原是一个村,总称大梅。始建于唐代以前,枚乃当时村人之姓,康熙年后逐渐分为三村。有八代梅之说,该村因多数姓王,先称王大梅,清末改为王代梅,今梅改作枚
后牛村
后牛村位于县城南7.5公里,南侧与前牛村接壤,石南公路自北向南从村西穿过,村庄居住分散,形成多个散在的居民点。宋代以前置村,据查,后牛村与前牛村因位于县城南,原总称南牛村,以姓氏方位得名。清康熙年以后,逐渐分为两个村。南侧的为前牛村,北侧的为后牛村,因住居分散曾有七牛村之称。
段家庄
段家庄位于县城南9公里,洨河西侧,北与小代枚为邻。明代以前置村,系由大梅分出来的小庄。因村人均姓段,立名段家营。
龙门
龙门位于县城南10公里,与赵县交界,洨河自西北向东南从村西流过,村内曾有“葆真观”一座,元代立石碑一尊。宋代前置村,因此地洨河常泛滥成灾,殃及该村,村内地势被水冲的坎坷不平,始称流门。古代传说:龙为水冲之王,有龙才有水,因此改流为龙,得名龙门。
前牛村
前牛村位于县城南9公里处,西至王代枚,东邻石南公路。宋代以前置村,据查,前牛村与后牛村因位于县城南,原总称南牛村,清康熙年以后,逐渐分为两个村。南侧的为前牛村,北侧的为后牛村,因住居分散,曾有七牛村之称。